228回台南
媽媽給了3條黃澄澄香甜甜的烤地瓜
看到Carol的蜜薯乳酪麵包 登登登登登!!!
再來挑戰尚未成功過的麵包吧!!
(之前做出的成品 都屬硬梆梆口感 @@)
配方另加1:亞麻仁籽粉 3小匙(= 茶匙)
配方另加2:肉桂粉(真好家) 灑20下
配方改換1:全麥麵粉50g 以 高筋麵粉50g 取代
配方改換2:速發酵母1/2茶匙 以 3/4茶匙 取代
配方改換3:預熱、烘烤溫度170度C(Dr. Good) 以 160度C(聲寶烤箱) 取代
先把可以混一起的濕性材料和一起 方便減少加入粉裡的混合時間
烤得已經很泥軟的地瓜(連皮) 跟回溫的切小塊乳酪混一起
顏色好舒服
所有材料加到粉類裡後
開始用力地攪拌搓揉.... 累ㄚ
混合差不多後 快快請出揉麵機來幫忙
(還是抓不到揉麵的訣竅 @@)
揉麵機努力時 剩下20 c.c.液體再慢慢分次加入麵團裡
這次揉麵過程其實亂糟糟
眼睛看揉麵機裡的麵團不溼黏了 但手摸還是挺黏
機器努力好久 還是差不多黏
只好還是賭賭 加速(5-6速)試打出筋性和傳說中的薄膜
前後快要1小時吧
終於抓一陀麵團起來用手指慢慢撐拉時 到一定薄度 手指距離維持固定後
會有不自己破掉的膜出現(這在前幾次是做麵包操作時 沒有出現)
(撐拉一下要記錄 不過手放開就又開始縮回 拍起來就不夠薄啦 ㄎㄎ)
再來進行第一次發酵
放電鍋裡 不過溫度沒有控制很好偏低
所以發得好慢
等了快2個小時 才到2倍大
不過 把麵團壓下空氣擠出時 有感覺內部挺實在
沒有像氣球洩氣一樣 噗一下扁掉(這感覺也是之前麵團沒有的)
不過因為時間已經太晚 等不下去室溫的第二次發酵
把麵團分成8份後
放到烤盤上 塑膠袋套好封好後 就進冰箱去了
隔天早上開冰箱看了一下狀況
感覺上是沒有動靜(算算也在冰箱裡頭5小時有了呀)
怕怕的 只好再找找B計畫作預備
預備:中午時放狗尿尿喝水時 拿出麵團放著回溫(室溫十幾度)
傍晚回到家 再適當溫度微波爐裡發酵救救看
其實對於麵團拿出冰箱回溫將近6小時 有點擔心會不會酸掉....
但想說現在冬天室溫十幾度低低 又再賭賭看了
果然中午回到家 1點多 冰箱裡的麵團還是跟早上一樣幾乎沒動靜
執行B計畫 預備備~~ 起~~~
傍晚6點多回到家 變成降子
第一次看到這樣麵團們 像 姊姊弟弟妹妹手牽手連一起的景象
真是感動
但~ 隱約中有點小小酸味 實在怕怕麵團是不是過度發酵被我放壞掉
不管了
還是再來把每團的空氣壓掉 想說再做常溫發酵
也一併試試麵團溫度 感覺麵團中心是否冰冰(若內部還冰冰 就要再對切做Carol說的事情...)
嗯 沒有冰冰
所以繼續單純把空氣壓掉、搓圓 x 8團
來吧~ 進微波爐裡 加上一碗熱水
有濕氣和溫度 拜託好好發酵ㄅ
半小時巡巡關心一下水溫 冷了 就再換一碗熱水進去
過了大概70分鐘 麵團們又很實在地手牽手了 YA~~
來學Carol用剪刀做個花樣
不過想說第一次簡單一點 就在頂端剪個"十"字
(期待後來會像蕃茄頭或是柿子頭 ㄎㄎ)
再刷上全蛋液
心得1:不要剪太大 開開花樣會比較聚集明顯 XD
來進烤箱~
依據前幾次做蛋糕會地裂的經驗和Carol的建議
我的烤箱溫度同數值可能比Carol烤箱溫度高
所以這次數值減10試試 也就是170 我調成160
YAYA~ 進烤箱一些時間後
沒有發生我擔心會塌掉的狀況 高度胖度穩定增加一點
18分鐘後 登登登!!!
香香又可愛
哇哈哈 金開心
捏一顆起來看屁股
打開看看組織 捏捏 好軟呀
一小口 皮脆脆 裡頭真是鬆軟軟呀呀呀呀呀 呼呼~
某人說 口感跟店理賣得有得比 香氣甚至比店裡的還要讚
Carol的配方真是太棒了呀
YAYAYA~~ 沒想到 這次覺得一團亂 感覺一直補洞的當中
居然會有口感鬆軟、香噴噴的麵包生出來
麵包成功 x1次
麵包們冷後 這次保存也像之前蛋糕那樣
放密封盒裡 冷藏
想說隔天要吃 也像之前蛋糕一樣 微波加熱個10-15秒
也會像蛋糕一樣比出爐時更鬆軟
結果~~ 麵包跟蛋糕果然不一樣 哈哈
麵包口感還是沒有出爐時那麼鬆軟耶
心得2:也許下次 要如Carol說的 -
當天做好的麵包可以室溫放1天
吃之前烤箱先預熱到150度c
進爐前在麵包表面噴水再烘4-5分鐘
就跟剛出爐一樣好吃~
麵包最佳保鮮方式
麵包放涼馬上密封放冷凍
吃之前密封解凍自然回溫
口感就跟剛出爐沒有差太多